行業資訊
冬季動力煤企穩回升可期
日期:2018-11-2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年冬季行情能否走出低迷,綜合目前的供需狀況和季節性變化規律,可以預計,需求雖然遲到,但並未缺席,其終將支撐煤市企穩回升。
歲過立冬,未見冰雪,煤市卻傳來陣陣寒意,從港口到電廠,煤炭庫存高企。沿海六大電廠的煤炭日耗長期徘徊在55萬噸,導致港口煤價由漲轉跌,由10月中旬的673元/噸下行至11月中旬的631元/噸,1個月累計下跌40元/噸,市場悲觀情緒蔓延。這不由讓人想起今年8月上旬港口煤價逼近600元/噸時,市場同樣一片看空之聲,但之後依靠需求拉動,煤價止跌回升,由8月6日的597元/噸到站上670元/噸平台。
錯峰補庫和庫存高企抑製煤價上漲
今年,動力煤市場“淡季不淡、旺季不旺”的特征明顯。4月中旬,煤炭價格觸底強勢反彈,至6月中旬,接近700元/噸的高位,背後反映的是電廠在煤價低位時提前采購,到了7月夏季用電高峰,煤炭價格反而轉頭向下,直至8月上旬才在600元/噸的低位再度反彈,但10月底的峰值仍低於前期高點。
供應端,9—10月,原煤月均產量超過3億噸,進口煤月均數量在2400萬噸。反觀需求端,10月的火電量隻有3629億千瓦時,創今年的最低值。供強需弱,疊加下遊電廠提前采購,推高了煤炭庫存。
進口煤“平控”不是救市稻草
11月14—16日,江蘇、廣東、福建連續3日召開進口煤座談會。今年進口煤與去年持平的政策能否落地,成為本周煤市熱點,筆者認為不能期望過高。前10個月煤炭進口量已經突破2.5億噸,距年底還有1個半月,與去年進口總量相比缺口不足1000萬噸,要想在12月將進口煤縮減至1000萬噸以下,不太現實。回顧曆史數據,2016年1—2月的月度進口量最少,也在1500萬噸,且近兩年的月均最低進口量都不低於2000萬噸,直接“腰斬”,勢必影響南方市場的供應。
開會是調研摸底,進口煤會減量,但不能影響煤炭市場穩定和冬季民生取暖需求。而且,目前的市場低迷是需求滯後和庫存高企疊加而致,即使進口煤月度進口量減少1000萬噸,也難以挽救需求疲弱、提振市場信心。
12月火電量將大幅提升
電力用煤占煤炭總消費量的“半壁江山”,而電力消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,高峰分別是迎峰度夏和冬季供熱,而每年的2、4、10月是用電低穀。
由於夏季水電增發的“擠占”效應,每年的2月和10月的火電量較小。今年10月,水電量超過1100億千瓦時,壓製火電量,使其創出年內低值。不過,11月至次年1月,當月度水電量降到700億千瓦時時,火電量就會增加。過去兩年,全年最高的火電量都在12月,次高是7—8月。今年8月,火電量首次突破4600億千瓦時。按照正常的冬季煤炭需求及今年的增速,12月的火電量將接近4700億千瓦時,較10月增加近700億千瓦時,進而提振煤炭消費。
期現結合下1月煤價難飆漲
期貨具有價格發現功能,交易者則具有較強的風險意識,往往先於現貨規避價格風險。10月中旬,在現貨價格依然處於上漲通道時,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就已經開始調整,並於10月下旬開啟下跌模式。1月麵臨主力合約的交割,期貨與現貨回歸,上遊煤礦和下遊電廠通過“期轉現”的方式積極參與交割,必將抑製煤價上漲,去年的“煤超瘋”情景難再現。
總之,動力煤的市場格局已經變化,煤電一體化趨勢明顯,伴隨著北方港口發運集中度的提高,原先活躍的貿易商將“轉戰”分散且交易規模較小的沿江和內河市場,而期貨、期權等金融衍生品也將隨之拓寬應用範圍,共同促進2019年全國煤炭市場的平穩運行。